书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瑰宝
书法是中华文明之瑰宝,是中国文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特有承载物。可以说,中国文字的历史有多久,中国书法的历史就有多久。
从甲骨文时代,到先秦汉魏,到南北朝,再到盛唐、宋元、明清,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相生相伴,共同发展,中国书法始终是文化兴衰的重要标志。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文化兴盛的时代,都有一批杰出的书法大家名垂千古,都有一批书文俱佳的书法作品流芳百世。
今天我们去揣摩,细细品味古人之书法,不仅能穿越时空,翘首回望遥远的古代文化,而且在字里行间,于翰墨神韵间,可与古人促膝对语,探讨作者当年之性格、书写时的心境与点划中跃动着的情感。
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华民族血脉和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了解中国历史、延续中国文化,每个人都应该接触书法、认识书法,否则将是莫大的遗憾。
时下经常听到或看到不少“懂行”的人,甚至是在书画界颇有“话语权”的业内人士公开表示,“书法不是写字!”
他们在批评某些一笔一画、工工整整书写者的时候会说,这是写字、不是书法!他们在评价一些群众认可、百姓喜欢的行楷书时会说,这不是真正的书法!他们在为自己或一些胡抹乱画者辩护时也会说,书法不是你们认为的写字!
书法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因文字而生、因文字而传的。所有对中国书法的源流追溯,无不上溯到原始社会的甲骨文字,这是公认的中国书法之起源。甲骨文就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用作记录生活的文字。以后又出现了石鼓文、钟鼎文、大篆。随着历史的演进在秦代起出现的小篆,这是为了实现“书同文”而在全国统一规范形成的文字。现代人称之为书法,在当时来讲,只是用作记录的文字而已。
书法一言以蔽之,就是写字的方法。书者写也,法者方法或规则也。既然是写,写什么,毫无疑问,首先是写字,其次才是方法。千百年来,人们像敬畏祖先一样敬畏汉字,每个学习中国文化的人,都在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国文字的书写方法。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历代文人墨客对书写方法的传承、运用和不断创新,才让中国书法产生了千变万化的精彩,展现出独特的无穷无尽的魅力。
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写字。“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中来。有气则自有势,大小、长短、高下、敧正,随笔所至,自然贯注成一片段,却著不得丝毫摆布,熟后自知”,清代书家梁同书的这一精辟言论,既指出了汉字书写的方法技巧,更道破了“写字”作为“书法”本质属性。因此说,离开了写字这个“宗”,中国书法便失去其基本依托,也就不能称其为书法。
书法首先是写字,这是必需的,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但在写字的同时写出神采,写出神韵,写出不同人之性情,正像杨雄所言,书者如也!因此也可以说书法写出的神采越多,神韵越好,书法的水平就越高。
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书法绝不可因为写出了神韵,写出了神采,甚至写出人心中的波涛汹涌就忘记了出发点是写字,就否定了书法是写字。
常常在媒体平台上看到一些“书法表演者”,有的扭动身躯,有的狂吼乱叫,有的用鼻孔插笔,有的用头发书写,有的在操场上铺开纸张,用拖地的拖把来书写,还有射书、吼书等等,丑怪百出,肆意妄为,把书法硬生生搞成了“天桥把式”。
因为书法的本质是写字,评价书法的优与劣、好与坏,最终要看写出的字好不好、美不美,能否写出精彩,绝不是看谁更能扭、更能吼、更会表演。
我始终反对将书法作为一门纯粹的艺术来看待,因为艺术是可以表演的,如戏剧、魔术,如歌唱、相声等等,这些都是纯艺术的,这些艺术是单纯进行表演的。只有通过表演,才能吸引观众、打动观众,体现其艺术价值。
而书法则不同,浩瀚中国书法史,在所有成名成家、被后人奉为师表的队列中,可称“天才”者有之,可谓“怪才”者也有之,但他们无一不是以优秀的书法作品留世,从未有人因书法表演闻名。
前几年,有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曾提出一个观点,“书法不是艺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要写好中国字”。这个观点提得很好,可惜却遭到不少人的抨击和反对。20世纪90年代,山西学者、著名书法家姚奠中先生说过:“我不是书法家,书法是我的业余爱好。”启功先生当年也曾多次讲,“我只是一个教书匠,不是书法家”,如此种种。曾经我没有太深地理解,后来发现,因为受现代书风影响,书法似乎进入了全艺术表现领域,老先生们认为它已经不是学问了,所以他们不想当“书法家”。在他们看来,如果把书法作为艺术,势必降低书法的地位和品位。
事实确实是这样。准确来说,书法是汉字书写的方法与规则,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实用工具,是中国汉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一门综合性国学。
任何人想在书法方面有所提升,有所成就,那就请闭上门、静下心,自己安安静静地钻研、安安静静地书写。真正把字写好,写得更美,更具艺术特质,让更多人喜爱。
当然,书法不是纯艺术,并不代表书法就没有艺术性,正像一位厨师,做饭做得好可以称之为厨艺好,但不是说做饭也成了艺术门类,书法亦然。
当下书坛充满了浮躁之风,浮躁的人和事层出不穷。梦想一日成名者有之,渴望一夜暴富者有之,就连学习书法,都是形形色色的“快速入门”“短期培训”“速学速成”,甚至还有信誓旦旦保证无效退款。
很多人刚学了几天执笔,笔未用坏一支,墨都没用过几瓶,便以“书家”甚至“大师”自称,到处题字留墨,博世人之眼球,滑天下之大稽。书论说:“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但现在有些人规规矩矩的正书没练过几天,基本点画、结构都没有掌握,便开始龙蛇飞舞,自诩当代“大师”,自得其乐,不知其丑。
学习书法的方法很多,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方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但必须专一、坚守、勤奋,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这是永远不变的方法。
书论有言:“书贵熟后生!”又言:“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纵观中国书法史,所有巨匠大家都是经过长期刻苦用功,经过坚持不懈努力后,人书俱老,才在书法领域达到一定高度,形成被世人广泛认可的书法造诣。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文化领域才有“二十年出一个画家、三十年出一个书家”的说法。
世人皆知的“书圣”王羲之,既有非常卓越的家学渊源,他的父亲和叔父都是当时有名的书家;又有非常优秀的老师引路,《笔阵图》作者、晋代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就是他的老师。这种情况下,他都是“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经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艰辛努力,才让自己的书法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劳动生产的效率提高了,但书法研学的精髓与要旨不会变,没有“速成药”,仍然需要静心练习、潜心钻研,需要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用功,才有可能登其堂、悟其理、入其道。
书法,不就是写字!让人认识你写的内容或者把字写得漂亮一些,不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
《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因并不在于单字的美观,也不在于章法之规范,而是在于书者通过这幅即兴写就的作品,把他与朋友们春日喜聚、酒至微醺之后的快乐之情,把他对青山秀水、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把他对人生无常、时光宝贵的眷恋之情,全部付诸笔端,畅快淋漓地表达了出来,让所有后人,直至千年之后的我们,能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落笔时的情感起伏,正如他在文中所言,“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特别是颜线岁时写的《祭侄文稿》,是为纪念被安史叛军杀害的亲侄儿颜季明而作,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集,情不自禁,泣血哀恸,一气呵成。文中虽有诸多勾画涂抹之处,但更是将后人引置于作者书写时的情感旋风之中。我多次静读此帖,总是读到不能自已,感慨万千。元代张敬晏题云:“起草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元代鲜于枢称,“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季明文稿》,天下第二行书”,此评价被历代书界公认。
古人有言,“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真正的书法是要写出人的思想、感情、性格与内心世界,归根结底要用“心”去书写,将情感、意念与书写的文字内容有机结合,而不是单纯的图其形、展其篇,更不是有手无心、胡抹乱画。
只有这样,书法作品才会有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经得起时间与历史的检验。
相关文章
- 文化属性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文化属性? ,广东祠堂精美典雅的石雕浮雕墙欣赏
- 格兰云天·阅酒店吉安泰和店正式开业 ,2024海口楼迅:锦绣佳园售楼处电话锦绣佳园营销中心电话价格详情在售户型周边配套
- 【黉宫圣殿】河南大学校园建筑与传统文化(三)——铁塔、城墙、贡院碑 ,有一根又黑又硬的蘑菇头
- 2024 香港优才计划:51 项人才清单详解掌握香港紧缺人才机遇 ,武术文化传承的意义
- 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 ,馆陶县举办2024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之科普成语展览
- 有效的经营者第4章资源整合(诅咒小三死最灵验的方法怎 么暗里整 死小三让她永远没有机会?)
- 论见黄河口让孙子文化蕴养奋进东营(什么时候去婺源最好玩江西婺源必去的景点有哪些)
- 逾期征信(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 茶花已被拉入了黑名单原因有4点花友们别再养了(在文化自信上要做到“三要”)
- 记忆里的村庄变了样儿_贾家庄村一个文学和电影都偏爱的村庄一个有文化底蕴(以花为簪 炫烂盛放!QQ炫舞手游与蟳埔女习俗非遗文化梦幻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