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是什么
春节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彭林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一档叫作《文明之旅》的节目,讲述过年的学问。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大年初二,一位美国华人联系到了他,对他表示感谢。
那位华人说,他的孩子原来问过他,为什么中国的新年要比美国的晚一个月?为什么不在一起过?又问他什么叫爆竹?那个东西又不是竹子,为什么要叫它爆竹?看了彭林的那期节目,他和孩子了解到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他孩子还说,以后一定要回到中国,要好好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
听到这段小插曲,让我不由得想起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一篇文章《文化是什么》。
在这篇文章里,面对“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宏大的命题,龙应台选择用一场戏剧演出说起。
那一年,龙应台带着85岁的父亲去看《四郎探母》在台北的演出。这位16岁就在湖南走进战争的炮火中、离开时尚且来不及向母亲告别的老人,泪流满面。
龙应台意识到:“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它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节日以及与之相伴的习俗,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外在表达方式,成为了人们寻找文化和身份认同的一条途径。
经由那些不断重复的仪式和象征物,人们一次次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起来,从而完成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的传递与继承,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
采访中,一位正在美国实习的年轻人对我说:“元宵节因为要工作,所以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庆祝。只是自己买了元宵,过节那天会自己煮着吃,就像除夕那天自己煮了饺子。过年时吃到了传统的食物,也就有了过节的感觉,不会觉得自己错过太多。”
一盘饺子、几颗元宵,文化其实早已内化在这些最平常不过的事物中,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了饺子,就过了年,这是在无意识中履行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最朴素的表达。
传统节日是什么?是我们的魂,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共同记忆,是我们的身份认同,是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可能是一盘饺子、几颗元宵。
相关文章
- 零基预算:财政制度改革进程与影响及其亚集团发布全新企业文化理念及集团徽章
- 和而泰:公司智能化业务板块相关行业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并完成了本地化部署和测试主要用于为客户提供基于AI技术的产品解决方案的研发与落地、公司产品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研发等及竹菊传媒文化一二
-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及蜜桃影视传媒公司在哪V
- AV性网站安卓体验服下载V6137 - 大西北网及一定要多读书啊:学点政治学 看问题稳准狠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守护传承好文化根脉铸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标识及文化自信的底气不只源于中国故事
- 深入把握習文化思想的核心要義及其內在邏輯(深入學習貫徹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传承五千年智慧: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文化自信思想统一归属感深深的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考古揭露历史真相:不是中华文明来自中东而是中东文明来自中国
- 宗易通文化:传统文化铸就的精神根基 ,成人用品店买什么(2024已更新)最新版本 - IOS安卓通用版
- 四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IOS安卓版手机APP官网下载V ,把“中国”写在大地上
- 发挥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阮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