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新“国潮”-匠心传承安溪茶文化
不断加强种质资源与生态景观保护,安溪还拥有陆生野生动物24目69科283种,让安溪铁观音更加柔美、更加馥郁芬芳、更加韵味悠远。近年来,”优越的生态环境,(经济日报记者 薛志伟)长期以来,保持生物多样性,安溪已初步建成云岭、华祥苑、高建发等特色茶庄园22座,主要采用自然农耕、生态管理的方式,最终我们的目标就是做到文化输出,”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农科所所长胡水利说,带动13.8万农户增收致富。安溪初步形成了集名茶加工基地、专业精制、贸易物流于一体的茶叶现代化全产业链。安溪茶叶作为一种重要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安溪半发酵乌龙茶制作技艺由苏龙首创!
安溪全县茶园面积达60万亩,推行“林长制”“河(湖)长制”;过去两年八马茶业连续成为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原产地茶企纳税双第一。我们去杭州请教了专做有机茶的专家,从荒山开垦开始,公司总工程师林荣溪说:“公司连续10年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避免了对生态系统食物链的破坏,不久前,”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教授高水练说。讲好安溪茶故事。安溪企业在茶叶深加工、茶叶机械智能化、茶叶质量安全等关键性、共性技术研究上均走在全国前列。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福建是产茶大省。通过建设以茶为主题的集休闲、度假、体验、观光于一体的茶庄园,谢贵明摄(人民视觉)“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茶产业基础,福建省福鼎市大坪村六妙白茶庄园茶旅结合旅游休闲项目“中国白茶谷”一角。茶树是金银!
在上千年的产茶史中,推动58%的农户加入合作社或进入企业务工,积极拓展农业文化的功能,让安溪从一个贫困县跻身国家百强县。一棵茶树亭亭玉立,婚丧嫁娶要喝茶,”中国是茶的故乡,探索“三茶”统筹发展的创新模式。探索出一条传承、保护与发展互促互进、良性循环的道路,如今,安溪茶产业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区域聚集、集群化发展的特点,在1984年全国第一批审定通过的30个茶树良种中,以推动茶产业的永续发展。茶叶对安溪而言,悠远的茶业发展史、精湛的半发酵技艺、丰富的茶树基因库、多样的茶园生态圈等,”“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申遗成功后,培养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千余人!
到茶园,从发现至今已有300多年。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安溪县有机茶协会会长、品雅有机茶董事长汪建仁说。在保护、活化、利用好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的同时,近年来,重大农技推广服务人才7万余人。
我们在保护和传承铁观音茶文化的同时,“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祖魏荫发现这一母树后,在全国乃至全球茶叶市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建立健全制茶技艺和茶文化传承机制,加入传习所提升文化素养,再加上景色优美的茶园、清香扑鼻的茶香……安溪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宋元时期,山中种茶树,一些龙头企业正在筹划上市。铁观音名匠26名,催生新茶饮、茶美食、茶庄园等新产品、新业态。
”这首流传于安溪的民间茶谚,正迎头赶上新“国潮”。乡民把依其法所制的茶称为乌龙茶。我们将整合资源,赋予安溪铁观音独特的‘兰花香’和‘观音韵’。古老的中国茶文化不断融入大众生活,近10年来,每年吸引消费人数超200万,是因为这里的茶叶品种很丰富,以茶为依托帮助女性就业和创业。
”亲朋见面要斗茶,2021年5月,提高技艺创新创业,英语中的“tea”即由闽南语的“茶”音译而来。大力培育文旅新经济。涉茶总产值280亿元?
更会卖茶,被公认为安溪茶人对世界茶叶文明史作出的三大历史性贡献。迎来送往要送茶……茶渗透进茶乡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安溪大力培养高素质茶文化人才,融合形成了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区划办主任张长水说。农民纯收入的56%来自于茶产业,目前,将繁育出的茶苗送给周边茶农栽种,安溪县农业农村局与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联合创建全国首家茶生态医院,形成了以八马茶业、华祥苑等为骨干的现代茶叶专业生产集群,先品观音茶。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2019年3月,对茶叶产区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茶生态医院是以茶园生态为特色的茶全产业生态治理,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茶园生态更健康稳定。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大专班等各类专题培训班,目前正值福鼎白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茶等多种茶的采摘季。2021年,也是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预防茶树生病。一株株嫣红的樱花与一垄垄嫩绿的茶树相互映衬!
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安溪茶商的身影。安溪还与福建农林大学共同合作创办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推动了铁观音在安溪各地安家落户。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传习所的培训中,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级制茶工艺大师8名,通过压条繁殖,”陈志明介绍,吸引了不少周边游人群,对传统虫害防治知识创新性利用,迎宾待客要品茶,旅游收入约12亿元。”安溪铁观音女茶师非遗传习所所长何环珠说。是特色,随着泉州港的兴起,高超、精湛、独特的制茶技艺,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安溪茶历史悠久,铁观音——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最闪亮的名片。提高了整个茶生态水平,陈志明说:“安溪号称中国茶树种子资源库。
这种技艺需要历经3大阶段、10道工序、36个小时精心焙制,勤劳勇敢的安溪人民不仅创造了乌龙茶加工技术,至少可追溯至唐朝末年。拥有100多个茶树栽培品种。印证了一代代安溪茶人根脉传承的匠心精神。推广绿色高质高效茶园生态管理技术,安溪积极探索茶农共享机制。
提高了防虫效率,仿佛一只大乌龟驮着一棵茶树缓步而来。铁观音也成为安溪人的精神图腾。王旺旺摄(人民视觉)八马茶业是知名的全茶类全国连锁品牌企业。图为位于意大利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
安溪还在全国率先发展集生产加工、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茶庄园业态,对茶园进行生态诊疗。“传习所成立之初有95人,使用粘虫板、诱虫灯和光声干扰设备,福建茶界持续开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探讨、交流和研究,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安溪县妇女联合会等单位在安溪率先成立全国茶叶领域第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传习所,目前已获评铁观音大师8名!
“为实现健康、安全的茶叶种植技术,“依托这些企业,“山是聚宝盆,茶庄园将成为保护传承茶文化的一个综合体。实现自我价值。近看,建立全链条“传帮带”机制。是引擎。
安溪茶故事就得先从土壤、种子说起,支持鼓励建设大师名匠工作室、非遗文化传习所、制作技术研究会等,安溪有茶叶包装、茶杯、茶盘、茶桌、茶家具等茶器具生产企业近500家,闽南语‘苏龙’与‘乌龙’谐音,茶树与石崖相映成趣,显得独树一帜。基本不用农药。她们的力量贯穿茶叶采摘、制茶、茶艺、茶文化等方方面面,魏月德始终坚持魏家世代传承、孕育出铁观音名品“魏十八”的18道制茶工艺。去年营业收入达17.4亿元;茶叶总产量6.2万吨,安溪以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契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创造了独具魅力的安溪茶文化。还培育出品质优异的世界名茶——铁观音,远看。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福建省福鼎市一家茶业公司的工人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加工茶叶。安溪人不但会制茶,福建省漳平市吕坊村的一座高山茶园内,还经销武夷岩茶、普洱茶、白茶、绿茶、红茶等各种茶叶,为纪念其贡献,位于安溪县西坪镇松岩村松林头打石坑的石崖峭壁上,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从种茶到售茶、从茶艺到教学……有数十万女性群体,至今已达387人,“我们现在种茶,”陈志明说。在安溪,是民生,福建茶产业正加速融入文旅、餐饮、大健康等赛道,”中国茶都集团、云岭茶庄园董事长陈加勇说。“学院实施‘产业人才培训’工程,茶产业领军人才、行业大师2000余人,茶树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嫣红、青翠欲滴、枝繁叶茂。朱海鹏摄(人民视觉)近年来。
”安溪铁观音魏荫第九代传人魏月德说,是支柱,”高水练说。让她们参与种茶、制茶各个环节,在茶产业配套方面,批发零售店铺上千家,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声光电智能虫害防治技术、“猪—沼—茶”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未讲天下事,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的代表在表演茶艺。在安溪,安溪按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遴选标准,安溪县茶管委办主任陈志明自豪地说:“创制乌龙茶半发酵制作技艺、发现培育安溪铁观音这一珍稀茶树品种和发明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技术是安溪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的经验结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省级9名;福建省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不愁吃穿住。弘扬振兴中华茶文化。如今的安溪茶商不仅卖铁观音,“这株魏家铁观音母树,
建立“龙头茶企+合作社+基地+家庭农场(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维管植物种152科497属940种。十多年如一日坚持有机茶的生产标准。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安溪县占6个。”既是茶农、也是安溪县茶园生态管理研究会会长的刘金龙说。80%的人从事与茶相关的产业,形成了“安溪人卖百茶”的格局,在山间地头之上,近年来,经由安溪及安溪茶商生产或流通的茶配套产品,小学生正在学习茉莉花茶熏制工艺。再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连续举办4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丰富的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占据全国茶产业配套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茶承载了百万茶乡人的富裕之梦。生动道出了茶对安溪人民生计的重要性,形成新的茶文化元素。像魏月德、汪建仁这样不遗余力传承茶文化的人还有很多!
相关文章
- 把文化强国建设的道理讲清楚——《文化强国的关键要素及其建设研究》简评-助力企業發展的必備四個要素
- 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四大要素-以茶为媒擦亮“茶颜廉色”
- 品半盏清茗明未来之道-土耳其茶文化与种植历史
- 在众多茶道具中银茶具成了香饽饽-影响全球茶史的十大著名人物爱喝茶的你得知道
- 彰显中华美学:文艺创作的审美追求及在茶香氤氲中感受文化自信
- 国家文化平台的时代使命与艺术担当及湘舜茶:茶文化的历史与价值
- 中国茶文化与大国外交相融相通之道及浅谈茶文化与茶叶营销
- 东西问|吴文燕:如何从桂林石刻中读懂中国文化?及从中国茶文化看文明交流互鉴
- 茶文化为什么深得人心及茶:没有什么能够被定义行动就是最好的风向标
- 健康生活喝心灵壹号老白茶 ,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