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伦灿:文化困境的直接表征是精神家园的迷失和社会行为的失序
文化困境是指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艰难处境,包括社会、制度、精神问题等。当地历史背景下,社会文化困境的直接表征,就是人的精神家园的迷失和社会行为的失序。窘迫、艰难 的处境。名词。常与 “陷入”、 “摆脱”等动词搭配。我国的文化产业困境主要表现在:(1)产业之间未能有效联合, 呈单独、分散发展的状态。(2)产品的设计单一、制作草率。(3)宣传不到位, 未能深度利用互联网与影视综艺。(4)产业缺乏来自企业外部的支持。
我国乡村文化发展的困境是(1)乡村文化主体缺失。由于农业劳动率的提高以及城乡差距的扩大,乡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了大多数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的必然选择。这类群体有对新事物接受的灵活性,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力军作用,这一群体的缺失造成乡村文化建设以妇女、老人和儿童为主体。于是,乡村文化朝着空心化趋势发展。“由于传统观念以及各种条件的制约,很多农民难以改变旧有的文化习惯,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在观念上存在短视性和偏见。部分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也有农民存在抵触情绪。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缺位’迟滞了农村文化建设。”(2)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流失。三农政策惠农民,为了丰富乡村的文化生活,大多数乡村都配套有乡村书屋、乡村电影院等基础设施。但是由于农民的倾向性不高, 物质载体利用率低或者为了完成指标流于形式,农民的娱乐方式以打麻将、打扑克为主。另外,受现代化传播媒介的普遍应用和城市文化的影响,乡村中民俗文化传承面临危机,年轻人缺乏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此外,对民俗文化的需求量减少使得缺乏非遗保护意识。其次,大量村民外迁和外来人口的涌入,更是淡化了民俗传统的影响力。”
1 佟玉权, 赵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产业化途径及评价体系[J].学术交流, 2011 (11) :187-191.
2 冯前林,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困境与对策探析,晋中学院学报 2019,36(04),27-31。
3 曹士文.浅议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缺失及其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 (10)。
4 王燕妮.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研究———以武汉市舞高龙习俗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相关文章
- 零基预算:财政制度改革进程与影响及其亚集团发布全新企业文化理念及集团徽章
- 和而泰:公司智能化业务板块相关行业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并完成了本地化部署和测试主要用于为客户提供基于AI技术的产品解决方案的研发与落地、公司产品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研发等及竹菊传媒文化一二
-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及蜜桃影视传媒公司在哪V
- AV性网站安卓体验服下载V6137 - 大西北网及一定要多读书啊:学点政治学 看问题稳准狠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守护传承好文化根脉铸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标识及文化自信的底气不只源于中国故事
- 深入把握習文化思想的核心要義及其內在邏輯(深入學習貫徹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传承五千年智慧: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文化自信思想统一归属感深深的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考古揭露历史真相:不是中华文明来自中东而是中东文明来自中国
- 宗易通文化:传统文化铸就的精神根基 ,成人用品店买什么(2024已更新)最新版本 - IOS安卓通用版
- 四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IOS安卓版手机APP官网下载V ,把“中国”写在大地上
- 发挥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阮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