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行星潮汐演化研究有重要进展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人员与合作者关注恒星自转速率与行星轨道速率长期同步的现象,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国际天文学杂志《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相关成果。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人员与合作者关注恒星自转速率与行星轨道速率长期同步的现象,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国际天文学杂志《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相关成果。
恒星自转速率与行星轨道速率长期同步的现象,在公转轨道极为接近其宿主恒星的类木行星——即热木星的演化过程中,是一个相当独特且引人注目的阶段。此前,天文学家在一些恒星附近发现了质量非常大的热木星。这些密近巨行星和宿主恒星之间,有很强的潮汐作用。研究表明,在某些特殊的演化阶段,行星的轨道周期可与恒星的自转周期相等,并维持很长的时间,呈现出长期双重同步的状态。这一现象受到了天文学家的广泛关注。因为同步轨道的存在,可以显著延缓行星系统的潮汐演化,并延长行星的寿命,否则行星会在潮汐力的作用下坠入其主星。
243颗观测系统所处的演化状态示意图。当系统位于图中的实线上方时,可维持长期双重同步。 云南天文台供图
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研究团组博士生郭帅帅与导师郭建恒研究员及其他合作者协作,结合恒星演化和恒星—行星系统的潮汐作用,发现当质量较大的密近行星围绕着比太阳质量更大或金属丰度更低的宿主恒星绕转时,一旦在恒星自转速率与行星轨道速率同步,双重同步现象就更易发生。这种双同步,可以延长行星的生存时间。
随后,研究人员进一步对243个主星为F和G型,且具有相对完整的观测参数的恒星—行星样本作了研究,识别了可能处于长期双重同步状态的系统,并预测了将来哪些系统可能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一重要发现,为寻找处于双重同步状态的行星系统提供了理论约束,还为密近巨行星的演化提供了理论解释。
相关文章
- 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及揭秘!这些年度必看科普期刊让你轻松成为科学达人!
- 寻找“独角兽”丨克难攻坚国盾量子深深扎根量子科技产业化及科技 - 世界网
- 毫无保留!台积电:美国的第三座晶圆厂希望尽快动工 让2nm工艺落地及江西省科技厅发布管理科学项目申报指南
- 速存 2025春晚隐含的作文素材这样写超出彩!及科创引领涌新潮
-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九大主题金句与科技人物大赏及“科幻+AI”:人工智能激发中国科幻产业新动能
- 免费看污网站直接入口
- 大宗球童被客人追打事件始末 ,读者互动
- 网站你明白我的意思免费观看视频 ,【喜讯】FSHW和JFF双双入选中科院分区表农林科学大类Q1区TOP期刊
- 【喜讯】屋伴荣登国家级科技专业学术期刊 ,精品国产污免费网站入口15安卓体验服下载V2
- 成都大邑发布数字文创科技应用场景清单 未来将打造这些数字文创新场景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发布:影响力持续攀升